Click HERE to read the original article in English.
"理性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;不理性的人则坚持试图使世界适应自己。因此,所有进步都依赖于不理性的人。" — 乔治·伯纳德·萧
沉思祈祷的本质
托马斯·默顿,一位多产的灵修思想家,曾被问及如何改善祈祷生活。他的回答简单明了——“花时间。” 这条建议强调了灵修实践的关键要素:一致性和有意识的意图。
祈祷涉及创造一个神圣的空间,不论是在早晨、傍晚,还是任何适合个人节奏和倾向的重要时间。默顿建议使用一个视觉焦点,比如一个玫瑰窗,让基督居于中心,以和谐的方式将生命中的一切混乱纳入和谐。
以主祷文设定框架
对祈祷生活的探询自然会倾向于主祷文,它包含了与上帝的亲密关系,承认上帝为“父”或“阿爸”。这种称呼彰显出一种亲密、个人的关系——上帝不是一个遥远的力量,而是一个可接近的、滋养的存在。
“愿你的名被尊为圣。” 在这些话中,有一种指导,可以优先考虑神圣的圣洁,消除一切对崇敬的竞争。务实地说,我们需要以专注的意识进行祈祷,搁置分心,向着最高原则集中我们的生命。
在基督教祈祷中的关系动态
基督教的祈祷以将愿望指向创造者上帝为中心,不像佛教,后者强调平息欲望。这种区别强调了基督教的方法,它涉及关系性,通过祈祷唤求上帝的临在——希望上帝“来到我们的世界”。
巴伦主教恰如其分地突出了祈祷与行动之间的互动,调整自己去接受考验和逆境,致力于一个向上的目标。基督教祈祷的方面邀请信徒进入一个共享的神圣互动空间,在那里上帝与人在生活挑战的斗争和旅程中同在。
比较分析:跨传统的宗教体验
在对多种灵修实践的丰富对话中,基督教与佛教冥想实践之间的相似与不同被讨论。东方传统的正念练习主要聚焦于宁静心灵和唤醒身体内省,这与基督教中与个人神灵互动的概念形成对照。
佛教与基督教实践的要素
- 平静与愿望排序:佛教基本上关乎平静,而基督教邀请追随者通过定向他们的愿望向神来排序这些欲望。
- 省察良心:两个传统都强调自我省察。罗耀拉的伊格纳修主张意识省察——每日对行为的回顾,以认出罪过并培养意识。
- 祈祷的对话性质:与东方实践不同的是,基督教视祈祷为本质上的对话性——与神性的交流。
爱与慈悲:差异与桥梁
在佛教实践中,慈悲(Karuna)是核心,然而往往被视为在基督教理解的爱的框架之外。爱,其创造性的形式,融入基督教叙事中,使祈祷等灵修练习植根于与上帝的关系渴望中。
结论:上帝的声音与人类的回应
在祈祷中,上帝的言语与人的聆听行为之间的互动是变革性的。这不仅仅是乞求援助,还涵盖了聆听神圣指导——谦逊的态度。
丹尼斯阐述了一个重要的神学观念:“你祈祷中任何好的事都是上帝已经在你里面祈祷。”这概括了另一个强有力的理解:神性已经通过我们运作,塑造我们的祈祷,并支持我们的灵修努力。
反思中,所提出的对话揭示出人类对神圣的倾向超越口头语句;这是对神性关系的开放,通过经文和内在启蒙架起意识与灵修成长的桥梁。
"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,最大的风险是不冒任何风险。" — 马克·扎克伯格
LOVE, 关系, 基督教, 内省, THOMAS MERTON, 宗教对比, SPIRITUALITY, MEDITATION灵修, PRAYER, 上帝, CONTEMPLATION, SPIRITUAL GROWTH, CHRISTIANITY, 佛教, 祈祷, BUDDHISM, YOUTUBE, INTIMACY WITH GOD, 冥想